requestId:68815ba0236cf7.75874353.
薛寶生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22日報道,2016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人口與計生法施行,國家明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包養。國家衛生計生委曾預測,2016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將超1750萬。近日包養,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消息,公布了2016年中國大陸人口的部分數據。“全面二孩”第一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比預計多36萬。
在全國普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生育率有所上升的轉折之年,2016年的中國人口變化確實比較明顯。統計顯示,2016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包養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萬人,比包養網上年末增加809包養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09‰;人口自然增長率包養網為5.86‰,比上年提高0.9個千分點。
僅從人口數量增包養加、增幅這個角度看,中國進入全面二孩生育階段,當年出生人口屬于微增。其新生人口數量較“雙獨二孩”政策刺激下的2015年,只多了13包養網1萬,人口自然包養網增長率的提高包養網還不到1個千分點。年度出生人口數量的變化,是整個人口形勢的晴雨表。如果與上年相比,是包養網減少、降低的結果,那么,就意味著出生人口規模、生育能力和水平、生育率在走低,人口發展失衡,人口再生產萎縮,進而跌進人口負增長泥淖,恐怕是糟糕的現象。我們注重人口發展的均衡性包養網,其實指的就是人口適度發展,年度出生人口數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此為正常。
當然,人口發展并非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可以通過調結構、搞轉型、上項目、強創新,來推動、來提高,當年即可收到一些成效。而人口發展卻不一樣,“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周期規律,不容你說生育就生育。比如:“三月孩兒不過年,四月孩兒生在下一年”,是誰也逆轉不了自然法則。問題是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元年,包養響應者寡,甚至包養還有一種讓生二孩也不生的不良傾向在顯露。2016年12月12日,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包養發布包養包養了一項很能說明當下問題的問卷調查報告。調查顯示,53.3%的受訪一孩家庭不想生育第二個孩子。
受訪的一孩家庭沒有生育第二個孩子的愿望,根由就在于生包養網育成本、經濟負擔、照料負擔等問題突出,可謂亞歷山大。不爭的事實是,相當一部分家庭包養存在“不敢生、不愿生”,“懷孕難、生產難、哺乳難,養育難”,“母親怕下崗失業,父親怕壓彎了腰”,“生得了,養不起、養不好”的內心深處障礙,還是比較大的。那些已經計劃生育第二個孩子包養或已經生育了第二個孩子的家庭,雖說有了添人進口的喜悅,但也渴望更多地享受到來自政府和社會提供的相關公包養網共服務,包括提供科學育兒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兌現法律規定的產假等福利待遇。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整整一年,回頭看積極包養網踴躍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家庭少之又少,在全國看不到嬰兒潮,這是一個需要特別重視的新人口問題。而破解不想生二孩的難題,已經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當下,除了增加產床緩解分娩一床難求的工作要落到實處外,更為緊迫重要的工作,莫過于采取鼓勵、扶助、支持家包養網庭普遍生育二孩的政策措施,調動起夫妻實行二孩生育的積極性。比如:對那些心存疑慮,不敢懷孕、不敢生育的夫婦,展開心理疏導、幫扶到位活動,不斷打消顧慮。同時,對那些不兌現生育福利待遇的村組、社區,以及部門、單位,給予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有一些地方、部門、單位,沒有將執行國包養網家人口與計生法和地包養網方人口與計生條例當回事,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比如:無論是懷孕一胎,還是懷孕二胎,很少得到照顧。有的醫療機構明確規定,招聘上來的女護士,在分娩期間,在哺乳期間,可以產假,但不給工資,等于生了孩子就下崗失業。原本就負擔沉重,不給開工資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今天,黨和政府更加重視人口發展問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人口發包養展,在中國不只是家庭的包養事情,還是國家和民族的包養網事情,可謂是經濟社會前行的重要基礎。夯實這個重要基礎,關鍵在于既要解包養決“生得了、養得好”的問題,又要解決服務保障到位的問題。
TC:
發佈留言